经常有人问 “咋能月入一万啊?” “月入十万很难吗?” 其实这个问题要看“是以雇员的身份来问,还是以老板的身份来看?” 为什么呢? 举个例子: 刚毕业工作的时在北上广打拼的朋友们工资动辄就是1万起,刚开始还互聊对方的月收入,过了两年都变成聊年薪了。而在小城市还在拿四位数的工资还会被调侃说: “幸好你是在三线城市,那点工资到北上广估计租完房子后,都不够吃饭的。” 是不是被这种“显摆”嫉妒羡慕恨。 确实,只要在一线城市没有购房的压力这个薪水足够让自己吃得好睡的好,哪怕月光也是酒池肉林的月光啊。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高薪会渐渐变得很鸡肋。 ▼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当老板给你发一个月1万元工资的时候,你实际得为他挣了多少钱? 或者换个角度问,如果你是老板,招聘10个员工干活,他们一个月给你营收多少,你才愿意拿10万元(人均1万)作为工资? 之前有过一个创业团队,老板掌握最大的人脉资源,然后找了8个年轻人组成核心团队做项目,项目一单谈下来200万,扣除了乱七八糟的运营费用,还有150万,然后核心团队平均每人拿3万,余下的126万归老板。 对于8个年轻人而言,一个项目拿3万元可以秒杀身边很多朋友,但实际上,他们也不过是喝了点汤而已,肉被老板拿了。 一个126万净利润的项目就足够让老板完成“月入10万”的目标任务,那么一年如果接上三五个呢?恐怕可以说“月入百万也不难吧”! ▼ 所以问题都是要换角度来看的。既然不是老板,又有哪些可以增加收入的方法呢? 1.理财要趁早,相信复利 理财的“收益”再加上“复利”这个利器,20岁理财和30岁理财,本金和收益上明显会有差距,更别说40岁才开始的,所以理财要趁早。 不要说工资低,没钱,上帝很公平,每人每天24小时,没时间?挤挤就出来了!同理,理财的钱也是这样,挤挤就有了。 给新人的第一个小建议:边理财边学习,尽早建立自己的财务知识系统,打造属于自己的理财规划和资产配置。 2.有能力的话,刚需房早买,车子可延后 刚需的房子迟买早买都要买,迟早要买的东西当然是早买的好咯。 你问我:万一房价会跌? 涨跌不是一口说涨就涨说跌就跌,只能说看形势!特别是第一套刚需,反正都要居住,涨跌是大环境大范围内的事件,对个人居住影响不大。 物价还涨涨跌跌呢,但CPI指数却年年攀升。回想一下,十几年前的猪瘦肉8元一斤,涨到现在8元的精瘦肉你还买到过吗?所以,猪肉都跌不回去了。 另外,刚需房的思路和投资房又是两码事。刚需一般考虑生活居住的便利性,比如交通发达,生活便捷,医疗教育资源在周边,那这就是好的刚需。而投资房产,看的是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给新人的第二个小建议:如果你月薪过万,有存款,有能力还贷,財女还是建议你集合资金,趁早买房,利用杠杆,按需购买。就当做是买了一款长达25年的投资理财产品了。 关于买车,落地打八折:如果不是工作、生活的代步需要,车作为易耗品,推荐成家或是有小孩的时候再买。 3.前五年的工作态度和成绩影响重要 如果可以,尽量在校招或是第一次社会招聘时,为自己挑选一个好的平台和岗位,高起点总是让你先人一步,眼界开阔,至少在履历上是很漂亮的。 好的平台对于业务经验的积累事半功倍,不然呢,做个小公司的便利贴女孩吗?ok,未尝不可,但不能一辈子都做,如果先前求职的单位或岗位让你不甚满意,那么更要注重提升自己的能力,打造自己的特长,然后跳槽,升职加薪。 这个过程一般都在初入职场的前5年内完成。 虽然职场经验不多,但知道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嘴甜人勤快但别太软”。 给新人的第三个小建议:工作态度和业绩尤为重要,那是作为职场新人谈条件加筹码的资本。 作者:財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