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一线》 作者 王丹薇 发自达沃斯 本周,来自全球各地的近3000名参会者将聚集瑞士小镇达沃斯,出席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本届论坛主题是“在分化的世界中加强合作”,而在未来一周中,世界经济论坛也许将会遇到自1971年该论坛概念形成以来,关于“合作”和“分化”的最强烈的意识形态争锋。 本届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发言(23日)和闭幕当天主题演讲(26日),分别由在2014年即因提出“印度制造”计划而被外界解读为“逆全球化“的印度总理莫迪,和以“美国第一”,“将工作带回美国”口号坐上总统宝座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主持。 G7国家中,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意大利总理真蒂洛尼(Paolo Gentiloni),法国总理马克龙(Emmanuel Macron),英国首相梅(Theresa May),加拿大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都将在大会期间公开亮相,历史最多的G7元首出席,或许也是这些国家在全球化和保守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之间摇摆的一种象征。 2004年,哈佛大学政治科学教授萨缪尔·汉丁顿给世界经济论坛的参会者起了个绰号“达沃斯人“(Davos Man),泛指更多从跨国家角度考虑全球利益的人。萨缪尔认为,达沃斯人希望自己事业的全球布局不受国界线的限制,因此“不需要国家忠诚这种东西,把国家边界视为万幸正在消失的障碍。” 虽然达沃斯人希望通过精英“火车头”解决平等、发展等全球性问题,却不知不觉被外界贴上狂妄自大的标签——世界经济论坛的参会群体通常被描述为最有权势最有财富的政要商贾,然而,虽然他们讨论的问题和每个人息息相关,这个圈子似乎对于普通人来说又遥不可及。 全球经济放缓抑或经济周期的自然发展凸显了达沃斯人的尴尬,其全球化的核心信念,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在圈子内外两边都发生了动摇。上世纪70年代开启全球贸易和全球经济产出的陡峭上升通道,这个趋势在2007年戛然而止,而跨境金融资产存量则完全下滑。 贸易自由化的停滞成为保护主义的温床,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保护主义声势明显大涨,前任总统奥巴马主政下极力促成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瞬间流产,美国建制派政客还来不及出招应对时,特朗普旋即出台更严苛更多面的保护主义政策。 也许华尔街巨头仍在举棋不定,但更广泛的投资人已经“用脚投票”。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认为2017年以来,全球投资趋势仍是华尔街背后的“达沃斯人”们定下的全球投资主题。美银美林则给出相反的预言,认为全球资产投资策略将会后劲不足。在美银美林的战略分析中,全球经济的主题已从债券转向商品,从被动投资转向主动投资,从金融资产转向实体资产。 除了合作和分化的冲突,女性声音,至少在形式上的崛起,是这个有着48年历史的论坛的看点。本届论坛联系主席是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Christine Lagarde,IBM首席执行官Ginni Rometty和挪威总理Erna Solberg在内的七位女士。 只占参会人数21%的女性角色,以论坛领导力角色出现,不但再次指向性别收入差距等老生常谈的社会话题,也似乎以女性力量的崛起,回应了过去一年席卷西方政商双界的性骚扰丑闻---一年多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某政界或商界大佬的丑闻就会以头条新闻推送的方式抵达西方媒体用户的客户端。 虽然本届世界经济论坛形式上由七位女性领导,但是实际工作环境中,女性高管位置缺失、家庭相关工作的社会地位低,仍是女性弱势问题得不到解决的结构性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