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英国私立学校访谈录》(连载) 作者:李爽 比如从小学起,各学校都有至少每周一次的全校(年 级)集会,一般由校长主持,分享并简单评论一周内的国际、国内新闻;进入4—5年级,各校每年最少有一学期必修 “公共演讲”课,题目从政治、经济、宗教到电影、化妆和 个人爱好,每个学生自选一个感兴趣的题目准备5—10分钟 的内容,最后的演讲在全班或者全年级进行,等于对目前的 各种社会状况和观点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学生们在这样 的课程里,不仅学到如何搜索、甄别信息,如何建立逻辑思 考和辩论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一起建立着他们共同的价值 观。是为大道。 对此,前哈罗公学校长Barnaby Lenon总结:“英国教育的改革通常是模仿私立学校最好的实践而来:整体的自立、 聚焦传统的学术科目、个性提升、软实力、课外活动,等 等。连私立学校偏爱的IGCSE(国际中考)都是近期中学考试(GCSE)改革的目标。 劳其筋骨 苦其心志 西南伦敦一所小学有一个校规,不能穿校服在街上吃东 西。3点30放学时,很多家长习惯带点水果或者小零食投喂 自己的孩子,但学校认为在公共场合吃东西也是有礼仪的, 边走边吃不符合学校认定的礼仪,所以想边走边吃的孩子们 请换下校服,因为穿着校服的一切行为都会被默认为学校行 为。类似的考量也体现在北伦敦一所女子中学的规定上,周 五下午不要穿着校服跟附近男校的学生在商业街的咖啡馆喧 哗;学校向家长们解释,我们不干涉她们校外的自由,但不 要穿校服,以免让居民们误认为这些是学校认可的行为。 (李爽:13年记者、11年英国研究员,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经营报》《精品购物指南》等做记者编辑。威斯敏斯特大学传播学博士毕业。此后在威斯敏斯特大学、坎特伯雷大学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短期任教。目前是自由研究员,为《北京青年报》偶尔撰写教育方面稿件,兼美国《杂志和新媒体》审稿工作。) 责任编辑:实习生大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