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快讯,大中华新闻网

热门关键词: 

邬贺铨院士:6G比5G快1000倍,有这个必要吗?

来源: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8-17
摘要:在由微博、新浪新闻主办的2022新智者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AI的应用才刚刚开始,不必过度担忧AI取代人类,因为它在取代一些岗位的同时,还在创造新的岗位。

  文 | 张俊

  本期嘉宾: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邬贺铨

  这是一个新技术交汇的时代,AI、5G等前沿技术正在加速改变我们的生活。

  在由微博、新浪新闻主办的2022新智者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AI的应用才刚刚开始,不必过度担忧AI取代人类,因为它在取代一些岗位的同时,还在创造新的岗位。

  对于已经商用了三年的5G,邬贺铨指出,移动网络技术的演进是没有止境的,5G依然需要在网络覆盖、技术演进、应用体验等多个方面进行提升;至于正在研发中的6G,他表示,需要吸取5G的经验,不能简单地再将峰值速率提高1000倍为目标,还得考虑如何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

  不必担忧AI替代人

  当前,AI正在加速在各行各业落地。

  不过,当AI发展到一定阶段,是否会替代人类,甚至如科幻电影中的桥段,觉醒之后威胁人类?

  邬贺铨认为,AI是需要人去训练的,它自己不会产生意识。有人担心AI会反抗人类,那可能是人类在AI的程序设计上出现了漏洞,激发了它对立的动作,实际上并不是有意识的反抗。

  至于是否会替代人类,他举例,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采用了AI客服,但有些时候也不得不后台配备真人来解答,也就是说AI并不能取代所有的岗位。在他看来,AI在取代一些工作岗位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些新的岗位。比如AI所依赖的大数据分析,前期是需要做很多预处理的,以人脸识别为例,计算机是不会分清人脸五官的,这就需要事先通过人工的方式把人脸的照片、视频打点,划出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位置,计算机看多了才知道。中国人社部把它命名为AI训练师,预估到2022年,国内外相关从业人员有望达到500万。

  “AI的应用空间非常大,现在才刚刚开始,相信未来还会创造更多更好的岗位。”他说。

  5G商用三年 仍需加强覆盖

  今年,中国5G牌照发放迎来三周年。

  截止今年5月,国内5G基站已达170万,今年年底有望达到200万;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4.28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25.8%。

  虽然这个成绩在全球保持领先,但邬贺铨认为,5G基站还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过程。他指出,当前我国4G基站数量为500多万个,也即是5G基站目前还不到4G基站的三分之一。工信部的计划是,2025年我国要有80%的行政村能通5G,因此未来5G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继续完成覆盖;在5G用户上,真正要让5G网络发挥效益,用户数也还需要不断提升。

  除了网络覆盖,他认为,5G的技术也需要不断演进。

  5G三年前刚开始商用时,是按照R15标准,现在已经演进到R16,今年有望可以完成R17。标准的演进,可以进一步开发5G的能力,比如工业互联网应用。他举例,常规的公用网络中注重下行大带宽,而工业应用是反过来的,需要大上行,还需要低时延以及精准的定位和高可靠;未来R18标准,可能会推动5G与卫星互联网协同发展。

  “再进一步,可能还有R19,未来还有R20,实际上到R20的时候就是6G了。5G也应该说为未来的6G打下一些基础。”

  邬贺铨强调,5G的用户体验也有待进一步提升。不少网友指出,虽然5G具有高带宽,下载视频或者文件的速度确实快了,但并没有感受到4G时代无法体验的应用。

  他举例,VR/AR在4G时代也有,但4G带宽不足,时延比较大,5G能够解决;8K视频,4G时代也做不到。但这些应用,5G内容供应商还没跟上,同时设备比较笨重,收费比较昂贵,也限制了用户对5G的体验。

  “所以5G的体验不仅仅靠网络运营商,还要靠商业的内容开发、应用场景开发。”他说。

  6G研发不能只提升网速

  在5G演进的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已经启动了对6G的研究。邬贺铨表示,6G研究首先要从需求做起,然后再做技术验证和标准化,最后再到产业化,现在才刚刚开始。

  他指出,在研究6G需求时是面临不少挑战的。前几代移动通信我们一般都秉承着新一代是上一代峰值速率的1000倍,现在5G的峰值速率是1Gbit/s,如果毫米波频段可以到20Gbit/s。“如果6G还提升1000倍,是有这个必要吗?”他说,这是6G转变的一个挑战,不能简单将峰值速率提高1000倍为目标,还得考虑如何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5G商用三年了,还是有不少5G用户反馈体验还不足以打动他们,所以6G更应该慎重。

  其次,移动通信是需要频率的,5G已经很不容易的腾出一些频率来,到6G时要找频率就更难了。自然而然要向更高频段发展,而更高频段的传播条件是比较差的,也就意味着建网成本会高,这也是一个挑战。

  第三个挑战是技术。邬贺铨说,我们把过去很多年积累的技术都用在了5G上,对6G好像没有那么多靠谱可用的技术,所以还需要下大力气在原始创新上下功夫。

  他认为,6G研究与前几代移动通信技术最大的不同就是,前几代我们走的还是一个既靠国家自主创新也靠全球化的道路,而现在我们面对非常严峻的国际形势,一些国家想在6G标准上排除中国企业参与,“这确实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们怎么能够创新以及坚持开放,还要进一步争取更多国家的支持。”
 

首页 | 快讯 | 企业 | 峰会 | 观察 | 人物 | 专题 | 财经 | 科技 | 教育 | 楼市 | 汽车 | 娱乐 | 时尚 | 旅游 | 文化 | 健康 | 消费 | 农业 | 游戏 | 图文

COPYRIGHT @ 201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一六八快讯网  

本站申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

一六八快讯 - 热门信息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