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学界争分夺秒与新冠病毒“赛跑”的过程中,新的挑战正在不断出现。 近日,已有多国学者指出,新冠病毒正在发生变异,这或将影响到诊断工具、药物和疫苗的研发。 但也有专家表示,目前病毒还未出现明显变异,仅发生了在RNA病毒身上常见的“小突变”,同样的疫苗仍很有可能对多种亚型的病毒起效,不必过于恐慌。 多国发现“突变点”3月3日,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发表《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一文。文章通过对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103个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分子进化分析发现,新冠病毒已于近期产生了149个突变点,并演化出了L和S两个亚型(注:SARS-CoV-2为此次疫情中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为感染病毒导致的新冠肺炎)。 据界面新闻此前报道,文章作者发现,这两个亚型在地域分布以及人群中的占比相距甚远,推测其传播能力、致病严重程度可能存在较大区别。 其中,S亚型与蝙蝠来源的冠状病毒在进化树上更接近,是相对更古老的版本,L亚型则相对年轻。但从占比上看,L亚型(70%)比S亚型(30%)更为普遍,且L亚型病毒株比S亚型携带了相对较多的新生突变,推测其病毒传播能力更强、在人体内复制更快。 文章发现,绝大多处患者体内提取的病毒株表明,其只感染了L型或S型中的一个病毒亚型。L亚型在武汉疫情爆发的早期阶段更为普遍,之后由于强力的人为干预,其发生频率在1月初后有所下降。 不过文章也指出,一位确诊前有过武汉旅行史的美国患者分离的病毒株,预示其可能发生了同时感染L型和S型病毒的情况,但目前还无法排除新突变型的可能性,仍需扩大样本量,以验证上述结论或推测。 与此类似,在巴西及英国科学家2月29日合作发表于病毒学网站Virologic.org的《南美洲首份新冠病毒报告》一文中,也提到了新冠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已出现变异。 截至4日,巴西已累计确诊3例新冠肺炎病例,还有1例首次核酸检测呈阳性待复查,四人均有意大利旅行史。研究人员在采集了前2例确诊病例的病毒基因后发现,其中一人的病毒基因组与中国公布的“Hu-1参考菌株”相比有3个突变点。 据巴西圣保罗研究基金会下属通讯社Agência FAPESP 4日报道,文章作者之一、圣保罗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萨比诺(Ester Sabino)表示,这名患者的病毒基因与从德国患者身上提取的菌株更接近,另外一人的则与在英国发现的病毒更相似。 萨比诺说,从欧洲国家发生内部传播的层面上讲,这意味着新冠病毒所引发的流行病正在欧洲“逐渐成熟”。上述文章在3月3日的更新中也提及,由于从巴西确诊病例身上提取的病毒基因存在多个突变点,意大利北部所爆发的疫情可能是多次引入的结果,而非来自单一来源。 影响药物和疫苗研发?在澳大利亚,同样有研究人员指出,新冠病毒正在发生变异。据《印度教徒报》3日报道,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研究人员在分析了115条已公布的基因组序列后认为,病毒正在发生变异,或将给今后诊断工具、药物及疫苗的研发和试验带来显著影响。 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学研究所教授杨占秋4日也向《环球时报》表示,新冠病毒发生的突变,对疫苗设计和疫情诊断都具有很大意义,如果不同病例身上的病毒基因序列有别,那么同样的诊断工具和疫苗可能就无法起效,在设计上必须更加精准。 此外,发生变异的新冠病毒在致病特点上也会有所不同。杨占秋说,比如在中国的病毒的致死率是2%,在欧洲的病毒则可能会导致更高的死亡率。 3月4日,香港还出现了一只宠物狗被检出新冠病毒弱阳性的案例。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当天表示,有关结果显示,该宠物狗已低程度感染有关病毒,很可能是由人类传染。 据悉,该宠物狗的主人此前就是新冠病毒感染者。不过,目前还未有证据显示,宠物会感染或传播新冠病毒,该宠物狗也没有任何相关病征,这提示病毒并未在狗身体中大量复制引发疾病。 突变不代表“进化”据了解,就其他冠状病毒而言,SARS-CoV曾发生突变,变得更易感染人类,MERS-CoV则未发生变异。但要注意的是,新冠病毒发生变异,并不代表病毒已实现“进化”。 这首先是因为,相较于全球已有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人数来说,目前仅有130余条基因组序列被分析和上传,仍缺乏大规模的病毒基因序列分析,需要对更多样本以及患者的发病情况展开分析,才能得出更可靠的结论。 此外,突变本来就是病毒生命周期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像新冠病毒这样的单链RNA病毒,在自我复制的过程会更容易变异。 耶鲁大学及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月18日于《自然—微生物学》上刊发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指出,突变可使病毒毒性增强,也可使其减弱,而病毒的毒性和传播方式等是由多个基因控制,即需要多个突变才能进化,任何关于突变后果的说法都需要实验和流行病学证据,不应太过恐慌。 不过,从流行病防控方面考虑,病毒变异的可能性越大、速度越快,就越难防控,疫苗研发也会相对更难。以流感病毒为例,由于其病毒序列常常突变,疫苗制造商每年都要根据变种生产新的疫苗。 对此,世卫组织此前主管传染病事务的助理总干事、现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LSHTM)传染病流行病学教授大卫·海曼(David Heymann)表示,目前来看,新冠病毒仍相对稳定,仅出现了一些“小突变”,这意味着各国研发的疫苗仍有很大可能起效。 此前,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南方医科大学以及世卫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均曾表示,新冠病毒尚未发现明显变异。 全球共享禽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相关研究亦显示,新冠病毒的S蛋白在与人体ACE2蛋白结合的地方尚未发生突变,说明病毒的基本特性还没有改变。 海曼教授指出,研究人员在研发疫苗时,一般都以病毒“最持久(most sustained)”的部分为依据,因此,一款疫苗仍很有可能对多种亚型的新冠病毒起效。他补充说,“科学家如今仍在了解病毒,但就目前来看,其源头仍能追溯至湖北省最初出现的毒株”。 |